- 临沂网
- 2011年09月13日18:13
- 102456次
临沂网讯 2011年9月13日上午,临沂大学更名后迎来首批本科新生,共5720人。现场学生家长云集,80多名青年志愿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一新生服务,7辆校园巴士免费接送。临沂大学经过周密的安排,新生们从车站到校园各角落都得到志愿者的帮助,顺利熟悉大学。
临沂大学报道现场
临沂大学志愿者为新生办理报道手续。
迎新工作服务到位
记者从学工部副部长董勤岭了解,学校组织了80多名学生志愿者由各学院志愿者、学生会、学生社团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新生接站服务、负责报到现场迎新咨询、人员引导,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新生初步熟悉校园环境,当好新生“引路人”。周密的迎新安排让新生从车站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贴心服务。
入学教育从入学报道开始,每名新生报道后都会领到两张服务卡和一本册子,所有的领到电话都在服务卡上,方便学生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解决遇到的困难。《新生入学指南》小册子介绍学校历史、各学院概括、报道需注意的问题,军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急救知识,学习规章制度。
新生军训规格更高。教官级别提升,请来沂蒙旅的官兵为新生进行军训。军训从15号上午到29号,持续两周,结束时有红歌拉练比赛和阅兵式。
宿舍条件舒适。新生活区的宿舍共7680个床位,今年新生统一4人间,桌椅板凳齐全,有独立卫生间,全封闭阳台,宿舍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将给宿舍安装暖水器,将热水送到每个宿舍。
食堂卫生有保障。食堂由学校内部承办,干净卫生,饭菜可口,种类多样。食堂人员身着整齐统一的服装,认真为同学们打饭。
新生四人间宿舍。图为大一新生正在整理书桌。
食堂人员正在为同学打饭。
临沂大学校园巴士免费为新生服务。
咨询处老师认真为新生家长解答疑惑。
新生憧憬大学生活
各学院的志愿者热情服务新生,迎新现场人头涌动,不少学生由家长陪同而来,脸上露出笑容,期待的张望着校园。
大一新生(左一)在家人的陪同下报道。
记者采访一名新生,莱芜女生李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于临沂大学的校园很满意,坦言临大干净、面积大,在里面有点晕,不过好在各路口都有志愿者,不会迷路。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宿舍,和母亲买了很多生活用品摆放在宿舍里。新生李秀第一次来临沂,觉得临沂的街道很干净,临沂人很礼貌,对未来大学四年憧憬。
在随机采访中,多数新生关于自己的大学职业规划都是先考研,不做就业打算。朝鲜语专业的张宗玲认为大学是充实自己的最好阶段,如果好好利用临沂大学的教学资源,四年可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学长寄语学弟学妹
校电台李津楠,法学院大二学生,对临沂大学有很深厚的感情。身穿白底绿横条T恤的他,活泼健谈,脸上洋溢着自信。
李津楠:“大学最重要的还是学习。”
临沂大学的硬件设备雄厚,学习环境良好,法学院的老师经常与学生互动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下他融入大学的学习环境中。他认为更难得是临沂大学一直在努力,从师专到师范学院再到二本院校,相信临沂大学会实现“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战略目标。校庆期间,同学们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共同摆出1941、60的数字,学校上下老师学生的凝聚力让他深受感动。
他告诉记者,在学习之余参加社团活动,与同学积极交流,能收获更多的东西:社团共同努力的氛围、像家人一样的同学。大一新生切忌报太多社团,合理协调学习与社团活动,才能更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临沂大学对首批学生将实施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实施红色育人?学校软硬件条件实现了怎样的变化?
记者现场采访教务处、团委、学工处、保卫处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教授,为学生、家长解答这些疑惑。
学科学院新变化
据悉,临沂大学今年新设了两个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和法语专业,六个新学院:汽车学院、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学院。大学教务处邱春林科长介绍六个新设的学院是临大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鲁南地区汽车、建筑、机械工程、物流人才大量需求的基础上,与临沂区域经济紧密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临大教务处邱春林科长告诉记者,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分阶段进行:
大学一年级主要进行大类培养。大学二、三年级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继续开出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
师范教育的培养采用“大类招生,分段培养,二次选拔”的模式。作为山东省教师教育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我校教育专业学生实行大类招生,按照“2.5+1.5”本科层次培养模式改革。“2.5”指大学本科培养的前两年半,学生在该阶段接受大类培养,在各个学院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接受所在专业的培养,学习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未来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从第3学期即可选修适量学分的教师教育类通识选修课程;到第5学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二次选拔,合格者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
大学四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及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制作)可于第六、七、八学期开出;非师范类学生继续选修学校围绕学生“出口”(考研、留学、就业)开设的各类课程及社会考证课程,或参加科技创新、发明活动。
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包括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个部分,总学分:160--180学分。其中大类平台课程是夯实各专业共同基础理论和训练各专业共同基本技能的课程,根据我校现设专业情况及分类指导原则,大类平台课程初步分为理学、工学、人文、社科、经管、艺术、教育、生物农林环境类八大类。
临沂大学红色育人工程
红色育人工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科学工程,按照“三三三六”总体架构整体推进,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目标。临沂大学通过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战略目标。
(一)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三进”工作。1.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做强红色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三馆”建设,做精电影院、大剧院和音乐厅“三院”建设,做大临沂大学学报、临沂大学报和校园网“三媒体”建设。2.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3.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进头脑”。
(二)全力开展大学生“三下”实践。1.开展大学生“下基地”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历史。2.开展大学生“下农村”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农民。3.开展大学生“下工厂”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工人。
(三)全员参与红色文化“三研”项目1.研编红色文化系列教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研究红色文化课题,增强学术攻关水平。3.研发红色文化产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四)全心做实红色文化“六个一”活动。一场军训、一场红歌会、一场红色运动会、一场红色演讲比赛、一次红色文化高端论坛、一次红色育人评先树优。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从健康的身体素质、阳光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知识素质、文明的行为素质和过硬的能力素质等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信、诚信和可信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红坤介绍,临沂大学通过四个运作模式:日常教育自我化、事务管理制度化、素质拓展体系化、文明素养网格化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日常教育自我化辅导员要科学指导学生通过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以民主的方式和自治的模式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强化学生的“成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二)事务管理制度化(三)素质拓展体系化。一方面要积极研发适合学生素质拓展的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要高层次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课外精品活动四)文明素养网格化。
学生资助
学工部副部长董勤岭:临沂大学的绿色通道已经开通,奖助贷各项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每名同学上得起学。今年临沂大学与郎酒集团合作举行“郎牌特曲之夜刘大成助学演唱会”,晚会上,郎酒集团把20万元善款现场捐助给4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临沂大学2011级新生,由临沂大学副校长刘占仁接过20万元支票。“郎助郎上学堂”活动捐资助学捐款单位的各位代表也接过荣誉证书。
记者 战雯
- 热点推荐
- [物流]
- 中国快递的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的生态构建
- [婚嫁]
- 威廉王子与梅根闺蜜担任哈里王子婚礼伴郎伴娘
- [美食]
- 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脂饮食减肥效果相当
- [亲子]
- 如何给6个月以后的宝宝逐渐添加辅食?
- [汽车]
- AMG未来仅提供四驱车型 GT四门版将配插混系统
- 更多>>
咨询电话:0539-6012989 举报邮箱:info@linyi.com Copyright ©2023 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B1.B2-20150019 备案号:鲁ICP备09006275